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機關介紹 > 認識太平 > 歷史沿革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歷史由來

古農莊   本區昔日地名傳聞很多,有「鳥松頭」、「鳥榕頭」、「鳥銃頭」、「蔗種頭」等,雖各有來源典故,但都欠缺強有力證據,故眾說紛紜,由於東側山地經常有原住民出草,故有番仔溝、番仔路…,太平林家曾在三汀山之至高點搭設望高寮,派駐民眾,保護墾農,後因雙方和睦相處,而改名太平;另有一說:甲午戰敗,清廷割讓臺灣,日軍抵台時,在中部各地都受到民兵頑強抵抗,開達太平時,並未遭受任何抗拒,故改名太平。清領時代,與現在臺中市的中、東、南區全部,西區東部以及大里區全部和烏日區東北部合屬「藍興堡」。清光緒21年(西元1895年)前,太平屬臺灣府臺灣縣藍興堡;同年,甲午戰爭失利,台灣割讓給日本,次年改屬臺中縣臺中辦務署藍興堡;明治34年(西元1901年)改臺中廳藍興堡;大正9年(西元1920年)改屬臺中州大屯郡,並命名為太平庄;民國34年,改為臺灣省臺中縣大屯區太平鄉;民國39年改為臺中縣太平鄉;民國85年,因人口達15萬,依法改制為太平市,成為當時全台灣面積最大的縣轄市;民國99年12月25日因臺中縣市合併為直轄市,同時改制為臺中市太平區。

 

吳家花園   經過長久的開墾發展,太平區的工商農業已有驚人的成果。佔本區總就業人口百分之四十三的工業,以生產機械設備、鋁製品及塑膠製品為主。此外,太平工業區的設置,吸引了許多大小工廠,使得本區的製造業欣欣向榮,對本區的產業升級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。由於本區的工業產值不斷的提升,已成為台中市重要的新興地區,更在國內的工業界佔有重要的地位。

 

漫步楓葉道

   民國85年8月,太平因人口突破十五萬人而改制為縣轄市;民國99年12月25日因台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,太平市改制為太平區,目前人口已突破十八萬人。由於人口的增加,許多新興的社區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。人氣帶動商機,人口的增加,也使得太平的消費能力大為提升,境內設籍商號有八千餘家﹔大型的購物中心、保齡球館、餐飲業及服務業競相設立,銀行業亦紛紛搶灘進軍太平,並開辦外匯買賣等業務,展現出太平旺盛的商業活動力。

  • 市府分類: 教育文化,便民服務,一般行政,生活資訊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18-09-10
  • 發布日期: 2015-09-01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太平區公所
  • 點閱次數: 16450